教師資格
網站導航
手機APP

手機Web端瀏覽
1、直接輸入 wap.zgjsks.com
2、掃描二維碼訪問
網站導航
手機APP
手機Web端瀏覽
1、直接輸入 wap.zgjsks.com
2、掃描二維碼訪問
您現在的位置:中公教師網 > 國家教師資格證考試 > 教育綜合知識與能力 > 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 >
來源:中公教師資格考試網作者:陳彥池 時間:2022-01-18 14:00:09
小學生的德育這一知識點在教師資格證的考試中十分重要,其中尤以小學德育原則為重點,常以例子反選或俗語反選的形式考查單選題,以及簡答題和案例分析題,所以要求我們廣大考生要做到理解每一個常見的德育原則并認識一些與之相關的俗語。
1.導向性原則
導向性原則是指進行德育時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導學生向正確的方向發展。
2.疏導原則
疏導原則也稱因勢利導原則,與導向性原則不同,疏導原則指的是進行德育要循循善誘,以理服人,從提高學生的認識入手,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他們積極向上。
常見古語有:(1)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2)水性雖能流,不導則不通。
3.尊重學生與嚴格要求學生想結合的原則
這一原則即嚴慈相濟原則,既要尊重信任學生,又要對學生提出嚴格要求,把嚴和愛有機結合起來。
常見古語:要盡量多的要求一個人,也要盡可能地尊重一個人。
4.知行統一原則
既要重視思想道德的倫理教育,又要重視學生參加實踐鍛煉,把提高認識和行為養成結合起來。這個原則也就是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的意思。
常見古語有:(1)力行近乎仁。(2)知之不如行之。
5.正面教育與紀律約束相結合的原則
即德育工作要正面引導學生,要能調動學生接受駕馭的內在動力,又要輔之以必要的紀律約束,并使兩者有機結合起來,要疏堵結合。
6.依靠積極因素,克服消極因素的原則(長善救失原則)
在德育工作中,教育者要善于依靠、發揚學生自身的積極因素,調動學生自我教育的積極性,克服消極因素。
常見古語:學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學也,或失則多,或失則寡,或失則易,或失則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長善而救其失者也。
7.教育影響一致性與連貫性原則
德育工作中,應主動協調多方的教育力量,統一認識和步調,有計劃,有系統發揮教育的整體功能,培養學生正確的思想品德。教育影響的一致性也就是教育合力,教師要注意運用家庭社會的教育,實現教育合力。連貫性是指在時間上的連續。
常見例子:避免5+2=0的教育。
8.因材施教原則
因材施教是指教育者在進行德育教育時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針對不同年齡段和不同個性的學生進行不同的教育,使學生得到更好的發展。要求教育者:要深入了解學生的內心,根據學生的不同特點和年齡特征進行教育。
俗語常說:(1)視其所以,視其所由,察其所安。(2)夫子施教,各因其材。(3)一把鑰匙開一把鎖。
練習題
子曰:“始吾于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令吾于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于予與改是。”這說明思想品德教育過程中必須貫徹( )的原則。
A.因材施教原則 B.疏導原則 C.知行統一原則 D.導向性原則
【答案】C。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德育原則。知行統一原則是指既要重視思想道德的理論教育,又要重視組織學生參加實踐鍛煉,把提高認識和行為養成結合起來,使學生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鬃舆@句話的意思是“以前我對人的態度是,只要聽到他說的話,便相信他的行為;今天我對人的態度是,聽到他說的話,還要考察他的行為,才能相信。”這句話說明在思想品德教育過程中必須貫徹知行統一的原則。所以選項C正確。
搜索
微信:中公教師考試
中公教師官方微信
微信:中公教師資格考試
共享資訊全面備考
中公教師題庫
隨時隨在線做題
視頻號:中公教師考試+
碎片時間也能學習
本欄目為您提供教師資格證考試知識點:小學生的德育_中公教師網 ,更多教師資格證考試知識點:小學生的德育_中公教師網相關內容,請關注中公教師考試網